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傳衛也認為,中西部地區占全國版圖2/3,人口占1/3,自然資源豐富,未來幾年清潔能源發展潛力巨大,我國清潔能源應抓住發展良機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然而,在中西部發展新能源將面臨著輸送能力不足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李寧平認為,當前西北地區由于風電、光電輸出和就地消納不足,加之財政補貼不到位,導致風電、光電企業大量棄風、棄光,清潔能源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國家應統籌考慮新能源消納問題,研究制定全國能源跨大區輸送配置規劃,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強化電源、電網的統一調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也持同樣觀點。他認為,我國能源電力需求還會有一個較大的增長,解決我國的能源安全、效率和問題,實現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7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的目標,關鍵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水電、風電是現今技術最為成熟、經濟性最好的可再生能源,加快發展已經形成廣泛共識,但由于跨區輸電通道建設長期滯后,嚴重制約風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
對核電,許多委員也十分關注。全國政協委員劉巍說,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安全發展核電,是比較謹慎的態度。當前我國核電僅占總發電量的1.5%,與10%~15%的國際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建議國家加大對核電的投入,加大自主創新,提升對自己產品的自信,積極研究論證,勇于發展運用,大力推動核電發展。希望在“十三五”規劃中上一批“華龍一號”核電項目。
“按照現在的能源發展需求,我國2050年核電發展估計要到4億千瓦;據已經公布的2020年的我國核電發展規劃,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再建為3000萬千瓦。”全國政協委員原子能院院長萬鋼表示,“核電必將是我國未來清潔能源構成中重要一環,現在建成的只有20多座,在建的有20多座,目前若不加快核電審批,實際已經來不及完成規劃目標。
然而,對頁巖氣這個新能源的發展,在我國目前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陳新滋十分冷靜地說,計劃報告中提到頁巖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進展,令人鼓舞。頁巖氣和頁巖油開發需要大量的水,對于水資源十分匱乏的我國來說,要加快研發頁巖氣廢水循環利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