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能環保產業,預計今后五年間,市場規模將累計超過1萬億美元,產業投資將達3萬億美元。在未來30年,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提供的原料,占全球原料總量的比重,將從30 %提高到80%。
關于新材料行業,2014年,各國在新材料技術上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開發出納米管海綿、人造骨髓、人工軟骨組織、鋼鋁混合化合物、高導電性有機金屬、離子液體聚合物智能薄膜、復合防竊聽功能涂層、隱形偽裝布料等新產品。全球新材料產值,今年預計將達到9000億美元。
關于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2014年遺傳疾病基因、細胞學、生物醫藥、腦科學、人類衰老機制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進展。全球生物傳感市場2014市值為129億美元,五年后將達到23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近10 %。2014年全球生物識別指紋識別市場規模約30億美元,未來三年市場空間將增長330%。未來十五年,生物技術對化工等產品的貢獻將達到35%,對藥品和診斷產品的貢獻率將達到80%,對農業的貢獻率將達到50%。
關于新能源汽車行業,2014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以更快的速度成長,隨著新車型及功能出現,電動汽車的需求度又上了一個臺階。2014年1月- 11月全球主要國家(美國、法國、英國、挪威、德國、日本、中國)電動汽車銷量超過25萬輛,較2013年同期大幅增長50%。
第二,從區域發展看,發達國家是新興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和主要受益者,新興經濟體的新興產業有望在特定領域實現超越式發展。
美國研發投入一直保持在GDP的2.5%以上。2014財年研發投入預算達1428億美元,比2012財年實際預算增加了近20億美元。大規模的投入效果良好,美國在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以及生物等領域繼續占據全球領先地位。2015年,美國將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開發,該行動已得到市場的積極響應,僅美國花旗集團就計劃在未來十年為此撥款1000億美元。以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例,得益于美國政府的鼓勵,其年銷量已三年連續大幅上漲。
歐盟經濟正積極向綠色能源和綠色交通轉型,并在生物領域有明顯優勢,成員國中有十七個已對車輛征收碳相關稅,十五個為電動汽車提供補貼。歐盟計劃大力促進開發海洋可再生能源,推進“藍色能源”產業化。作為全球生物產業的領先國,英國將投入巨資與其他七個歐盟國家合作開發創新生物能。
日本在信息產業、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明顯優勢。近年來日本在大力促進新能源的發展,推動從農作物中提取生物燃料的研究,還將目光投向了本國豐富的地熱資源,并計劃翻倍投資該領域。
目前新興產業的主力依然在美國、西歐及日本等發達國家。例如全球環保市場,發達國家約占的80%以上。
當然新興經濟體,依托其自然資源優勢和相關促進政策,在新興產業的特定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巴西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乙醇燃料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基礎研究和產業開發方面取得世界矚目成績。印度的信息技術、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也在相關政策的促進下獲得了重要成就。
第三,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成為中國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工業轉型的重要支撐。
2010年中國啟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到2020年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15 % 。
2013年,中國新興產業重點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5.6% 。2014年,中國新興產業 18個重點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3.5% 。顯然,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背景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了優良的較快的增長。
目前,中國政府著力推動高端裝備、信息網絡、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希望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今年1月中國中央財政設立40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今年3月又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利用專項債券融資。本月生效的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新興產業列入外資鼓勵對象,放寬外資股權比例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