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來,九江市鄱陽湖兩個風力發電場的成功上網成為當地居民和網上論壇熱議的話題,紛紛稱贊省政協的建言獻策不僅保護了鄱陽湖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而且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開發,一直是全國政協和全省各級政協關注的重大課題。自2005年以來,九江市政協協助全國政協、省政協人資環委在九江開展了三次“鄱陽湖風力發電資源”專題調研,實地考察了鄱陽湖區位于星子縣的沙嶺風場和位于都昌縣的老爺廟風場,都昌縣、湖口縣、星子縣等地。他們“關于鄱陽湖風力發電資源”的調研報告,引起了國家有關部委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分別被列入國家和江西省“十一五”發展規劃,對江西省風能工作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2005年9月,在全省各級政協共同努力下,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電投江西分公司在鄱陽湖畔豎起了第一座測風塔,經檢測,鄱陽湖區及其水域風力資源非常豐富,常年平均風速及有風時段都符合風力發電的相關要求。2007年11月,都昌縣政協參與引進并重點跟蹤服務的磯山湖風力發電項目正式開工,2008年10月28日第一臺風機并網發電,11月30日全部機組并網發電。從澆注第一罐混凝土至投產發電用時8個月,創造了國內山地風電場建設的“風電速度”。對此,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江西電視臺、九江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以此為楔機,2007年,九江市政協人資環委組織有關專家和學者,對都昌縣老爺廟風力發電資源情況作了為期3個月的專題調研,經過多方論證,調研組要求確認都昌縣老爺廟風力發電項目,作為市政協“鄱陽湖可持續發展”專題調研的一項重要建議,通過省政協和全國政協層層呼吁,都昌縣老爺廟風力發電項目被國家批準立項。
截至目前,九江市已有磯山湖風電場、長嶺風電場投產發電并成功上網,至3月25日累計上網電量1867萬千瓦時。兩個電場每年可為10萬個家庭提供清潔的電能。與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4.75萬噸。另據了解,九江市第三個風電項目———大嶺風電項目,在全省各級政協的助推下,計劃今年開工,建成后為國內山地風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