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箱制造企業有:南京高精齒輪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市場份額占40.4%)、大連重工通用減速機廠(2009 年市場份額占18.7%)、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2009 年市場份額占17.5%)、Winergy( 天津)、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德陽)、杭州前進風電齒輪箱有限公司等,已能批量生產兆瓦級齒輪箱,上述企業也基本能滿足國內風電產業發展的需要。但由于某些大型齒輪箱對軸承質量要求很高,目前國內暫時無法提供合格的產品,這類齒輪箱產能受國外軸承供應的影響較大。另外齒輪箱制造工藝、質量和產能的提高,需要一些高精設備來保證,這些設備訂購周期將對產能產生一定影響。
雙饋變流器目前主要采用ABB 公司和Switch 等國外公司生產的設備。目前,國內已有合肥陽光電源、北京科諾偉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大全集團公司、深圳市禾望電氣、哈爾濱九州電器等企業在研制生產大型雙饋式風電機組的變流器,可以逐步降低對進口設備的需求。
國內生產變槳和偏航軸承的企業有:洛陽軸承集團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徐州羅特艾德回轉支承有限公司可以提供。這些公司也在生產主軸軸承,但還沒有經過長期運行考驗。大部分公司還在采用國外SKF 和FAG 的產品,但一些主要整機制造企業已經在1500kW 機組上開始采用國產主軸承。
3.2 國內并網雙饋式風電機組的技術來源
根據對國內正在制造和生產的風電機組的調查分析,其主要技術來源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第一類:引進國外的設計圖紙和技術,或者是與國外設計技術公司聯合設計,在國內進行制造和生產。如廣東明陽、國電聯合動力的1.5MW 雙饋風電機組,現在已在國內大批量生產和供貨。還有浙江華儀1.5MW、重慶海裝、上海電氣的2MW 雙饋風電機組等都是采取這種方式引進的,現在這些公司的產品有的已經小批量生產,有的樣機已經投入運行。
第二類:購買國外成熟的風電技術,在國內進行許可生產。如華銳風電、東方汽輪機的1.5MW 的雙饋風電機組,都在國內成功大批量生產并實現產業化,這些機組目前是國內的主力機型。重慶海裝的850kW,保定惠德、武漢國測、吳忠儀表的1MW,上海電氣的1.25MW,北重的2MW 等都是采取這種方式引進的,現在這些公司的產品已經批量生產或處于小批量運行階段。其中保定惠德已經小批量生產1MW 定槳距風電機組,并出口美國10 臺。
第三類:與國外公司合資,引進國外的成熟技術在國內進行生產。象航天安迅能、恩德風電的1500kW 雙饋風電機組,在國內已成功生產并實現產業化。還有湘電風能、瑞能北方等公司的2000kW 都是采取這種方式引進的,現在這些公司的產品有的已經批量生產,有的樣機已投入試運行。
第四類:國外的風電機組制造公司在國內建立的獨資企業,用母公司成熟的設計制造技術,在國內進行生產。象歌美颯風電的850kW、通用電氣的1500kW、維斯塔斯的850kW、2000kW 機組都是采取這種方式進行生產的,目前已經投入大批量生產。
第五類:采用國內大學和科技公司自行開發、設計、制造的技術在國內進行生產的風電機組。例如:沈陽華創、江蘇新譽、浙江運達、三一重工開發的1.5MW 機組都是采取這種方式進行生產的。目前,沈陽華創、江蘇新譽、浙江運達開發的1.5MW雙饋風電機組都已經投入批量生產,并在風電場成功運行。
4. 雙饋式異步風電機組的發展前景
風力發電機組技術的成熟性、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及時而低成本的維修服務將是市場選擇的最重要標準。帶齒輪箱的雙饋式風電機組技術已經在過去的十多年的考驗中成為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主流技術;永磁直驅技術目前正在經受市場的運營考驗。從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帶齒輪箱的雙饋式風電機組在今后十年內仍將占據風電技術的主流地位。也有一些企業認為齒輪箱是故障較高的部件,采用無齒輪箱結構能大大提高風電機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提高風電機組壽命。因此,這些企業看好直驅機組未來發展潛力和市場需求。近年來擁有直驅風電機組生產技術的廠商數量也在逐漸增加,包括德國Enercon、我國金風科技、湘電風能、內蒙古航天萬源和東方電氣新能源等。
不同風電技術路線的發展,都需要通過市場來進行考驗,市場的選擇是最好的標準,這樣將更有利于促進風電產業的健康發展和技術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