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我們對幾種技術形式做了一個對比,最后還是選了一個試裝導管架形式。導管架形式剛才專家也介紹有幾個關鍵的控制點,一些就是導管架建造工作的控制,包括焊接的質量的控制。從施工方面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打樁精度的控制,包括傾斜度,還有一個水平誤差和垂直誤差的控制一要滿足設計的要求。另外就是導管架的水下調頻,包括水下灌漿,這些都是關鍵的工藝,通過我們這個示范項目,把這個施工工藝能夠做一個嘗試吧。
從我們這個鋼結構技術防腐這一塊,我們主要還是采用了涂層防腐、應急保護和預留腐蝕的方法。也是根據海洋的環境,把他分成了當時的形式選用不同的涂層厚度。在后面我們要實施應急保護等等的方案。
從風機設備防腐,首先從防腐等級上來說,如果是直接暴露到空氣的部件,我們選用了C5M防腐等級。在內表面不直接暴露的我們選用的是C4或者C3的防腐等級。從設備上來說,包括從風機和外接的電器設備主要還是用了密封式的結構,采用了水冷散熱系統來解決的方案。
實際我們之間也做了一些準備工作,針對風場申請了一個試裝工程,選擇了兩個機位對打樁的船舶和打樁工藝進行了試驗。也就是在那個海域,一個是驗證打樁深度是不是滿足我們的設計要求。還有后續實驗裝的一些抗壓,水下的推力等等是不是滿足我們的要求。實驗的數據也會用于最后提供基礎施工設計圖的優化。這個船是其中一艘施工船,他一是綜合性的船,可以集打樁和風機整體安裝于一體的船。我們做實驗以后的一些圖片,最后這個實驗樁轉為實際工程的機位。
從海底電纜選型這一塊,在這個工程里面,我們是首次在國內使用了這種110千伏長距離的。因為我們中間是沒有軟接頭的,通過設備選型我們就決定采用110千伏介入到珠海電網。因為這個是做了專題珠海電網的記錄分析的。當時三芯單機方面我們也做了很細致的分析,三芯海纜他比單機的阻抗低、損害小。更重要的他占用的海域面積比單機小多了,因為我們這個是珠江口比較繁忙的海域。綜合考慮,也要考慮到靈活性和可靠性,最后總用了兩回110千伏的交流海纜接入陸地電網。目前第一回海纜已經完成了生產。這個右下角的圖等待施工,第二塊海纜目前正在生產中。
還要考慮建設一個風電場綜合立體的在線檢測系統,這個系統要利用海纜本體檢測和海上環境檢測,對可能危機到海纜,還有包括風機基礎船只實現預警。就是通過協調、及時處理。當發現有肇事船舶到進入風電場區別的話,我們通過預警系統,高音喇叭或者是聲光去預警船舶,避免船舶對風電場的海纜和風電場機組的損害起到一個保護。
最后一頁,我詳細講一下為什么我們這個工程比我們預計的進度要慢呢。是因為我們有一個核準專題,就是剛才說的海洋環評專題保護評價影響了。大家可以看到這是風電場的場址,上面的一塊是白海豚的保護區。我們風電場的北側距離珠海口的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最近的距離2.5公里。根據要求我們要做一個白海豚保護局評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