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不對,策略存疑
奧巴馬政府及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理由,拒絕了三一重工收購美國位于俄勒岡州的四處風電場,原因很多,而不可忽視的是那時正值美國總統大選,奧巴馬正使出渾身解數尋求連任。
國家發改委中國城市和小城鎮中心研究員易鵬撰文指出,不可否認在美國大選中獲取更多選票是其考量之一。隨著中國的崛起,在最近幾次的美國大選中,中國話題日益成最主要競選話題之一。這次圍繞美國的就業和制造業,如何更好地在美國市場遏制中國制造成了奧巴馬與羅姆尼兩方的共同選項。羅姆尼本人2012年9月13日在弗吉尼亞州舉行競選活動時宣稱中國政府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導致美國制造業工作流失。奧巴馬9月17日更親臨俄亥俄州,宣示其反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決心,塑造自己“美國制造業捍衛者”的形象。俄亥俄州是大選“搖擺州”,為總統競選必爭之地。該州有13%的居民從事制造業工作。
“這就是時機選擇錯誤。”在正略鈞策合伙人、副總裁趙家俊看來,雖然金融危機后,很多資產的價格降低,是中國企業海外拓展抄底的一個有利時機。但是,次債危機之后美國政府明顯加強了對經濟的調控和干預。對于大企業和部分產業的收購,特別是國企,這是個不小的難題。
“這四處風電場離軍事基地較近,可能出現不可控因素的干預,不知三一重工是否有考慮。”雙澤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戰略咨詢經理周蘭棟認為,項目基礎信息的收集對于決策是非常重要的。
同樣的,對于三一重工的應對策略,業內也是褒貶不一。
“這是中國企業海外擴張第一次采取訴訟美國總統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對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周蘭棟高度評價這一行為,他認為作為國際性的大企業,就應該學會拿起法律武器解決國際爭端。這完全符合美國市場的游戲規則。這個案件不僅關系到每個中國跨國企業的切身利益,而且對美國這樣一個實行判例法的典型國家也有正視法律公正、制定相應標準的意義。這說明中國企業已經變得成熟、自信。
但呂多加從企業獲得市場的角度并不認可這一舉措。“三一重工起訴奧巴馬總統一案,從目前的過程、結果以及美國主流媒體的報道看,策略值得商榷。首先,該案勝訴的可能性很小。這點三一重工應該清楚。其次,三一重工進軍美國應當注重長遠利益,更加看重自己在美國社會的形象。在這方面,起訴奧巴馬總統并非一個能夠給三一重工加分的舉措。”